原:一个80后的记忆(电影篇)
浏览:1045 发布日期:2014-07-31



         依然记得那是一个冬天的晚上,父亲顶着寒风骑着自行车,后面带着母亲,我坐在母亲怀里被厚厚的大衣裹的严严实实的,经过两个村庄才到一片打谷场上,那里已经人山人海,透过人群可以看到数米高的大树间挂着一块长方形的幕布,十米开外有一台机子发出一束耀眼的强光照
在荧幕上,大荧幕就出现了人影。旁边还有两个大喇叭,伴随画面发出响亮的声音。那时才知道这叫露天电影,看的人非常多,甚至有些人跑到大荧幕的后面来看反面的。说实话放的什么电影我真的忘记了,记忆里这是第一次和父母去看露天电影,应该是89年前后吧!
        九十年代初,我快十岁了,去别的村庄看露天电影就和大一点得孩子们去看了,临去的时候我们就准备几截木棍和一些被煤油浸过的烂布头什么的,留回来时打着火把照亮用。那时播放的有《小兵张嘎》《林海雪原》《少林寺》等这几部电影看的比较多一点。回家时路过人家的高粱地里,我们肯定要折腾一番,因为新鲜高粱杆口味绝不亚于甘蔗,还有的跑到人家红芋(红薯)地里刨几个吃。第二天人家看见地里庄稼被败坏了,知道肯定是昨晚看电影的这庄几个野孩子搞得,那几个大孩避免不了被家长一顿臭骂,只有我还小,有幸躲过一劫,呵呵!后来人家也学聪明了,只要赶到附近村庄放电影,夜里人家也要跑到庄稼地里守着。
            大概是94年前后,我们乡里建立了乡电视台,一开始那段时间为了调试,每天都播放很多港台电影,我最早接触港片也是从这里开始的,逐渐认识了成龙,刘德华,洪金宝,周星驰等一些港星。记得小学是下午三点钟上课,我和几个伙伴们一直守候电视机旁看到二点五十分才依依不舍的一口跑三里路到学校,总是和老师一起进入教室。那个时候好多人结婚或是过生日什么的,亲友会花上百十块钱去电视台点播两部电影然后电视台会送你几首歌曲播放两晚上!
           安徽的朋友们,还记得90年代安徽电视台这句话吗?“你想看电影吗?安徽台25频道,让你电视里看电影,每天一部,满足你的需求”。对于那个年代的我们太熟悉了!特别是周末一连一天都放电影,周六是男星专场,周日是女星专场。周星驰的《上海滩赌圣》《唐伯虎点秋香》看了好几遍还是意犹未尽!那经典的星爷笑声,总是偷偷模仿。刘德华的《五虎将之决裂》最后连自杀得时候都把qiang耍的那样帅。无法超越的经典!
           90年代末期,影碟机的普遍再次掀起我对电影的兴趣,那时盗版vcd碟片故事片才2块钱一本,有点零花钱就去买张碟片看看,平时电视里难得看到恐怖片,像林正英的《僵尸先生》《一眉道人》幽默搞笑,惊险恐怖,让我再次着迷。也是那时偷看了徐锦江任达华的片子,大家都懂的。呵呵,还有那个王晶和单立文的。
            2003年我在浙江素有“衬衫之乡”大陈打工,刚好是春季,也是个淡季,厂里活很少,平时我和几个同事就爱去看电影,一块钱看半天,真是过瘾。像刘德华的《无间道》系列就是在哪儿看的。厂里活少,只上半天班,剩余时间几乎都是在电影院度过的。不是吹牛,我在大陈的那一年多的时间里电影看了不下一千部,当然也有部分重播的。港片最多,像双周一成,四大天王,许氏三兄弟,林正英,李连杰……这样说好了,80年代到02年之间的港片我几乎全看过。现在有时还真的挺怀念那时,一包香烟,一瓶矿泉水,一袋瓜子,一个下午过去了。
       再次回忆一下经典之作吧!
《天若有情之追梦人》刘德华骑着摩托车带着吴倩莲,一边骑一边流鼻血,  而且是擦掉又再次流出血来,感觉太真实了。
《永霸天下》片尾王杰中qiang时的背景歌曲《冰冷的长街》,简直超过《一起走过的日子》
《群星会》一部大杂烩到处都是巨星的穿越片子,绝对值得重温。
《倩女幽魂》三部曲,看完的第二天就得知张国荣跳楼了。
《鬼打鬼》《人吓人》灵幻功夫片,洪金宝主演,看了N次了,特别是晚上在马家祠堂那场戏,保证让你毛骨悚然!
《滑稽时代》石天主演,绝对比卓别林好看Y倍
《监狱风云》学习发哥把香烟在手指头上转过去再转回来,我足足连了三个月才学会。
《英雄》大部分观众都不约而同的站了起来,“吁……”,呵呵,大家懂得!
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叙述了,谢谢大家的点击!
图片都来自于网络

扫码下方或搜索关注公众号“卫星参数网”,独家内幕新闻!

卫星参数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