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接收天线的仰角和方位角到现场进行观测,要求在接收方向上有较开阔空旷的视野。对于需要接收多颗卫星或打算今后接收将来发射的卫星电视节目,则还需留出足够的调整高度。安装天线的场地应选择结构坚实的场所。尤其是口径大的天线,承受的风压大,应充分考虑安装地点应便于架设铁塔、钢架、水泥基座等天线支撑物,并保证长期稳定可靠。从扩风和避雷的角度出发,接收天线也应昼建于地面或较低处,这样也会给运输、安装调试及日后维护保养带来方便。
(一)天线风压负荷的计算
在通常情况下,卫星电视接收天线的口径较大(如集体站),安装高度高(常建于大楼房顶),天线本身又有较大的重量,因此,在卫星接收天线安装时,应计算好天线的风压负荷。抛物面天线的风压负荷可按下式计算:W=KHKSKOAWO式中,KH为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它以10米高度的风压为基准,并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见下表1;KS为风载体型系数,它与天线的迎风角度有关,表2给出了板状抛物面天线在不同迎风角度下的KS值;KO为风压负荷调整系数,它与天线安装的环境条件有关,盆地或谷地为0.8,山顶为1.0,风口处为1.3,山高500米以上山顶为3.2;WO为基本风压,它以空旷平坦地面上10米高处,统计得到的30年一遇的10分钟平均最大风速为单位标准。表3给出了几个主要城市的基本风压;A为抛物面天线的迎风面积。
表一:风压高度系数与天线高度的关系
天线离地面、海面高度(m)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100 |
150 |
200 | |
KH |
陆地 |
1 |
1.25 |
1.41 |
1.54 |
1.63 |
1.71 |
1.78 |
1.84 |
1.9 |
1.95 |
2.19 |
2.38 |
海上 |
1 |
1.18 |
1.29 |
1.37 |
1.43 |
1.49 |
1.54 |
1.58 |
1.62 |
1.64 |
1.79 |
1.9 |
表二:风载体型系数与迎风角度的关系
迎风角度 |
风载体型系数KS |
迎风角度 |
风载体型系书 KS |
0°(正面) |
1.2 |
45? 135? (背侧面) |
0.6 |
180°(背面) |
0.8 |
45? 135? (正、侧面) |
1.1 |
90°(垂直) |
0.4 |
|
|
表三:几个主要城市的基本风压
基本风压(KPa) |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济南 |
合肥 |
南京 |
杭州 |
福州 |
广州 |
武汉 |
沈阳 |
乌鲁木齐 |
350 |
500 |
350 |
400 |
300 |
250 |
600 |
600 |
500 |
250 |
450 |
600 |
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条件和不同口径天线安装方式,就可由上式计算出天线的风压负荷值,作为天线承受物的设计依据。
(二)避雷与接地
由于卫星接收天线常架设在高处,因而避免雷击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如果避协措施不是行之有效或没有避雷措施,则协击结果轻则损坏元器件,使设备停止工作,重则造成人员伤忙亡。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的各部分,包括室外和室内单元及电缆线的屏蔽层均应可靠接地。通常,电缆线的屏蔽层已将室外和室内单元的外壳连接起来,故可将天线的支架与高楼或铁塔的接地线连接起来。应确定原接地线是合理、可靠,否则应另埋设接地设置,然后根据接收天线附近的环境条件安装避雷针。
如果在天线附近已有较高的铁塔或已架设避雷针,则首先应先判断这些已有的铁塔或避雷针是否能地对天线起保护作用。避雷针的有效保护半径R计算方法:
上式中,h为避雷针高度;H为被保护物的高度。假如原有的铁塔或避雷针不能满足保护半径的要求,则就另外安装避雷针。避雷针的高度与接收天线之间的距离和高度也应满足上式要求。
安装避雷针的另一重要环节就是埋设与避雷针体联接的接地体,避雷针的接地应单独走线,不能与设备接地线共用。接地结果,应使避雷针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值小于10Ω。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应在避雷针周围(最远不超过30m)寻找一处土质较好的地方,打入若干根长度为2.5-3m的镀锌角钢,每两根间的距离为4-5m,再用镀锌鹿茸钢焊接起来;或者挖一个面积为1m2的坑,埋入一块相应大小的镀锌铁析,然后在埋设角钢或铁板的地上灌入食盐水或化学降阻剂,以进一步降低接地电阻。此外,为了防止雷电在输入电源线上感应产生的高压进入设备,应在电源入线安装市电防雷保安器。
(三)系统的安装
扫码下方或搜索关注公众号“卫星参数网”,独家内幕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