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卫星广播具有覆盖面大、传输距离远、信息量大、信号质量高、不受地理条件限制等优点,近年来卫星广播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发展,把卫星电视广播带入了一个新时代,开辟了卫星广播的多功能利用,推动了信息的全面交流,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人口居住分散,开展卫星广播业务是提高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的最有效的途径。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到1997年底全国广播人口覆盖率达到85.8%,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87.4%。从全国来讲发展却很不平衡,在发达地区,已能听到和看到几十套广播电视节目,但在一些老、少、边、穷地区,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村,至今仍听不到、听不好广播,看不到、看不好电视,存在着广播电视的收听、收看盲区。为此,广电总局提出,要把事业的发展重点放在扩大覆盖上,把覆盖的重点放在农村,争取到本世纪末,基本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
为了解决广播电视覆盖问题,我国先后已有20多个省采用DVB-S标准、MPEG2数字压缩方式上星传输节目,节约了卫星资源,提高了传输质量,而且99年1月1日又以Ku频段直播星进行扩大试验,进一步解决广播电视的盲点问题。
由于卫星数字电视的发展,国际国内大量的产品进入我国市场。96年广电部科技司发出通知,要求进入广电系统的编、解码设备和接收设备必须进行入网检测,1年多来,国际国内已有许多厂家、公司进行了入网检测,并拿到了入网证书,这样老百姓也可买到放心产品。下面就接收系统的天线、LNB、IRD的检测与评价作一简单说明。
一、天线系统
天线系统由抛物面和馈源组成,目前使用的有C频段和Ku频段两种,由于卫星转发器功率大小不同,地面采用的天线尺寸也不一样。反射面一般为铝合金板和玻璃纤维增强型SMC材料的玻璃钢天线。馈源采用后馈或前馈,对于小型天线一般采用前馈,前馈方式又分为正馈和偏馈,一般偏馈天线的效率稍高于正馈天线。目前我国多采用线极化(垂直或水平)的馈源,其安装调试相对圆极化(左旋或右旋)要复杂一些。对于偏馈多使用一体化馈源高频头,安装调试时方便一些。
二、低噪声下变频器(LNB)
低噪声下变频器(高频头)将天线接收到的微弱的卫星信号进行放大和变频,输出的中频信号(950~2150MHz)通过低损耗的高频电缆送给数字综合接收解码器IRD。对用于数字系统中的高频头要求相位噪声要低,频率稳定度要高。因为数字卫星信号采用QPSK调相方式传输,信号解调也是采用QPSK解调,如果LNB相位噪声过高,会使解调产生误差而导致误码率(BER)增加。同时,相位噪声与高频头本振频率稳定度有关,频率稳定度高的LNB,其相位噪声也越低。对用于数字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的LNB,要求相位噪声小于-65dBc/1KHz,频率稳定度小于±500KHz。
三、综合接收解码器(IRD)
下面重点介绍综合接收解码器(IRD)的检测和评价。卫星用IRD主要由调谐器、QPSK解调、去扰码、纠错、解复用、解码、再进行PAL编码,形成全电视信号输出。对有条件接收功能还需加有系统控制和用户智能卡。调谐器可以工作在C波段和Ku波段,只是设置不同的本振频率,对于C频段本振频率5150MHz为高本振,Ku频段一般为低本振。因此要求IRD具有频谱倒置功能,便于接收不同频段的卫星电视节目。另外还要求IRD具有既能接收SCPC也能接收MCPC的卫星电视信号。
SCPC(Single Channel Per Carrier)为单路载波系统,优点是可在不同的地点上星,适合上行站不在同一地点而需共用一个转发器的情况。MCPC(Multiple Channel Per Carrier)多路单载波系统,优点是没有多载波谐波干扰,频带和功率利用率较高,适用于多路信号在同一地点上星。
扫码下方或搜索关注公众号“卫星参数网”,独家内幕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