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齐划一的3层欧式小别墅、干净宽敞的村道,远处是大片的杨梅林,村内文化长廊里,坐着乘凉聊天的村民……一走进淡溪镇峃车村,记者就被这个美丽的村子吸引。
峃车村地处淡溪镇东北首,坐落于白龙山南麓,由峃车、姜山两个自然村组成。全村有153户共625人,耕地面积162亩,山场面积500亩,人均年收入10000元。
近年来,峃车村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培养了一群颇具“战斗力”的党员干部,带动村民积极参与旧村改造工作。该村获得全市“旧村改造先进集体”、“市农房改造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村党支部也多次获评“先进党组织”称号。
党员发挥带头作用
在峃车村办公楼会议室门口,记者看到一张值班表,上面罗列了每天的值班人员姓名和联系方式。驻村干部林昌朋告诉记者,该村每天安排2名人员值班,开展代办、咨询等服务,记录村民反映的民生等问题,并做好相关记录。
在村口的宣传橱窗内,张文章了“5·15”学习(工作)法、“五议两公开一报备”工作法、村干部考绩法、村民公约等内容,还设置了村务公开监督栏、党员群众联系表等,接受村民监督,方便村民联系。
每个月16日是村里固定的“党员学习日”,该村结合“5·15”学习(工作)法,组织党员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此同时,该村两委进一步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长效机制,较好地发挥了党支部的核心作用和全体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在旧村改造过程中,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就得到充分体现。“去年,村委会主任当选后,第一件事就是将自家影响规划的老房子拆掉。”驻村干部林昌朋介绍,在改造过程中,党员干部会主动先把自家影响村整体规划的建筑拆掉。村里的新房建起来了,先住进去的是村民,村支书和村主任现在仍住在老房子里。
在开展“走村不漏户、户户见书记”过程中,党员干部们认真听取村民意见,讲解拆迁政策,耐心做村民思想工作。按照“五议两公开一报备”工作法,及时公布改造进度和项目内容,接受村民监督,推进工程建设。此外,村里还利用党员学习日等机会,组织党员开展义务劳动,给村道浇灌水泥、清扫村道等。
农村面貌大变样
最近,村民李春英的新房已盖到第三层,看着崭新的砖瓦房,她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以前住的是土坯房,走的是石子路,到处可见露天茅坑,和现在相比,简直是一个地下一个天上。”李春英说,这些年来,村子里建起了整齐的别墅式房子,石子小路也被坚实的水泥路取代,越来越多的小汽车驶进村子,看着村子的变化,她心中说不出的高兴。
记者走进附近一座已建好的房子里,只见客厅天花板挂着剔透的水晶灯,厅内摆放着宽大的皮不错,地面文章着光亮的大理石地砖,装修得非常精美。一名村民告诉记者,住进新房的村民都会这么精心地布置房子。
在村楼的墙上,文章着一张旧村改造的规划图。“今后,村楼的位置将被改建成一座公园,供村民休闲娱乐。”村党支部书记王志安告诉记者,目前旧村改造已完成了85%左右,建好后,每户人家门前都通大路。今年1月份村里投入30多万元,给村道装上了路灯。每到夜幕降临,路灯和房屋前的装饰灯,让村子多了份美丽。
“现在的路这么宽,路灯点起来这么漂亮,我还要多活几年。”80多岁的赵奶奶开心地赞道。
村民主动配合建设
“村里的环境越变越好,村民们非常高兴,配合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王志安说,旧村改造得到了村民的支持,不少能仁志士纷纷捐款。
2010年,峃车村在市移民开放项目基础上,通过山地流转建立起一个约150亩的杨梅基地,种植杨梅树3000株。村里的党员干部们带头去基地打理杨梅树,村民们也积极配合,义务前来帮忙。“明年,这里的杨梅就可以挂果出售了。”王志安说,作为一个没有集体收入的村子,收成的杨梅将为村里带来一笔收入,用于村庄的建设。
——推荐朋友
公众微信号:美丽淡溪
或直接点击标题下方蓝字
或搜微信号:dx62399900
——内容分享
点击右上角→分享朋友圈
扫码下方或搜索关注公众号“卫星参数网”,独家内幕新闻!